⬇️ 我觉得这种论调的问题在于:默认女性耽美创作者/阅读者会将纸片男人与真实男人混为一谈。其实并不是这样,正因为现实中的男人大多不具有身为人的审美价值,所以女性要自己创造自己想要欣赏的男人,就像女娲捏泥人一样,老娘就喜欢自己捏的东西,并且爱自己的泥人比现实中的男人更多,这其中的女权意义远比它被某些女权批判的点要强大。
然后你要问了,为什么女性不创造她想要欣赏的女人呢?归根结底还是爱男不爱女!Fine,我只想说凡事有个过程,性别只是一个千万年男权文明塑形后的习惯性书写工具,她喜欢用这个工具就让她用呗,你有这精力惋惜女性作者为什么偏爱写男人,不如去叩问男性作者为啥不好好写女人,你觉得你叩问不动对不对,你觉得男人不具有自主觉醒的女性意识对不对,那么你将这历史重任强压在女性作者身上不觉得苛刻吗?明明她们已经走在前列了,拜托了就让她们自由地写吧,哪怕只是单纯地表达 “我爱男人”,那又怎么样呢?
一个名为Mappiness project的项目研究哪些因素令人快乐/不快乐,主要方法是通过一个手机APP收集人们: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此刻快乐程度如何?
主要结论:
1. 最令人快乐的活动前三是:sex,运动,搞园艺;
2. 最令人不快乐的事情前二是:卧病在床、工作;
3. 跟爱人或朋友在一起提高快乐度,跟同事、孩子、熟人在一起不提高快乐度;
4.天气对快乐度影响没那么大,但25度以上的晴天确实令人快乐;
5. 在自然中令人快乐,尤其是在水边,尤尤其是在风景美丽的水边;
6. 使用社交媒体不会令人快乐。
该文认为大数据给出的快乐人生终极答案如下:
和爱人一起,在25度的晴天,找一个风景美丽的水边,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