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激素影响真的是好难以察觉,每当意识到的时候,都觉得人类不过是肉体的激素的奴隶罢了!我们的情绪有几分是出于自己的思想,有几分是出于肉体的控制呢?又不禁想,只是月经周期的激素波动已经这么强大,传说中怀孕生子之后就会甘愿为小孩付出一切的改变,真的是很可怕啊。

发现最近玩蓝锁手游竟冷落了废狗,因为这个蓝锁手游的选手育成助眠能力实在是更胜一筹。

吐槽一下 

现在有些人真的好喜欢用“向下的自由”来形容一切和她们政治理念不相符的选择。我转念一想,按这个说法是不是Henry James的《一位女士的画像》女主的选择也是向下的自由?(哦她们可能没读过这种文学作品)(什么这是个白男作家,失礼了)
讲真如果真有这种评价还形成共识,那我不得不佩服——时代变了。

每周玲男士 

话说怎么每周都有你玲的特写啊!动画组,你们太过分啦!掉色配上音效真的太草了,我看了三四五六遍

蓝锁207 

光看图透已经疯了🤯🤯🤯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活到周三呢?

我现在不用“中国”、“中国大陆”或者PRC这样的词汇来指代我讨厌的那个环境了,“茧中世界”是我的新用法:

因为有的华人都移民到北美或者西欧了,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还是深度融入茧中环境,信息来源主要是看微信公众号、娱乐方式主要是用抖音、政治理念还是绕着CCP的propaganda转。这种人走得再远也像是如来佛手里的孙猴子,还没脱离茧中世界。

身处“茧中世界”与否 ,不简单取决于你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或者日常语言,而是一个综合了你的信息来源、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判断。

用布迪厄的术语来讲,“茧中世界”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一种Habitus(惯习),是过去历史中你所有的活动、和周围社会关系发生的所有联系,以肌肉、骨骼、行为、装扮等形式沉积在我们的身体上所固定下来的结晶。这样的结晶,像是盔甲、又像是镣铐一样把整个人包裹起来,既可以保护某些人脆弱的情绪不被伤害,又可以迫使某些已经身处海外的人继续自我审查。

这个用法也可以把虽然一生留在中国大陆、但精神状态迥异于绝大多数顺民的人区别出来:他们身上的结晶很薄,并且在他们自己创造的历史间进行的斗争活动中持续地被打碎。

蓝色大鹦鹉 

情人节在推看到官方高清壁纸,不得不说这个渐变色大鹦鹉真的很漂亮,就,看了很多遍,可恶,被他媚死……
好寂寞,我只想看洁哥do他,结果产粮太太都是凯撒洁……为啥啊!!!

“给你了,不需要回礼”
“反正我想要的东西只有1样”
真有你的啊玲男士!!你只想要凪人尽皆知是吧

特德姜这篇关于ChatGPT的文章挺有意思的。让我格外灵光一现的是他的“interpolation (内插值)”比喻。记得大学时候学数值计算的时候,有两点特别记忆深刻:内差值的基准点近的时候用什么函数区别不大,但基准点距离远的时候使用什么函数就有很大差别;外插值(extrapolate)外推得越远就越可能大不靠谱。使用什么函数去插值可以说是一种先验假设(assumption),基准点越稀疏,assumption的影响就越强/明显。而到外插值、一边完全没有基准点,assumption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但在“科学”的名义/光环下,这一点经常被人们(选择性)遗忘。

newyorker.com/tech/annals-of-t

(另,看了一下这篇的DeepL翻译 weibo.com/1661510611/Msv0PuSWF 简直就是原文观点的绝妙示例:大部分还行,但有的地方错起来是狗屁不通的,(最可怕的是)更有的地方错起来是你会不确定是翻译问题还是作者在不说人话。)

Show older
呜呜 w(> ʌ <)w

一个 泛ACGN 实例,讨论主题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