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一些人不能理解一些事,你也不能强迫他们理解,因为这是个以原子化和去中心化为尊的时代。
要正确地合理地强迫(要求)别人理解(尊重),你就只能使用话语强权构建一种思维体系、一套社会规则,例如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正确……
实际上,这套规则的落地性不需要考虑。它的实际运用也和国民人均经济收入低于美国最低收入的国家毫无关系,但是,全世界不分清红的、都要被卷入这场浪潮,如果你不在浪尖,那你显然就是不够“文明”。
所以可以看到了,“文明”也是被人塑造的,是确有令人仰颈的强权(金融资本,文化资本等等)在其后保障的。
如果不去了解背后的运行逻辑,而是只通过情绪去参与议题……那真的很没劲。你只是在打一场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口水战……唉。
分享/🌍🌠2
https://1315079959.lofter.com/post/1dd8a214_2b810e738
一篇非常之厉害的解析文章,严肃讨论了电影第四条主线即Moss线。
个人感觉是目前最令我信服的一种Moss线解读,同时回答了一些隐约存在疑问的情节,包括不限于本片好像拍了又好像没拍的人机关系性。(乐)
一刷中途其实很怕此片的AI被搞成一种玄而又玄的东西(?),没有类科幻玄幻不好的意思,单纯是更爱看硬科幻…我是那种拍得好就爱看的人,即使会有点看不懂。
当年《回转企鹅罐》《海马》等都是好像有点看不懂,但好爱。现在还是好爱!
ideology超级私货时间!不喜勿点
球2: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 ➡️“深刻暴露中国式意识形态输出野心”
美队:whatever it takes ➡️“维系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观”
网友锐评为美行中不行定律。乐
说起来看🌍2很喜欢门框子,看到泛讲它酷就酷在不是告诉你“快来看我们做了一个特炫技的超级酷的未来机器”,而是更冷峻地将其作为一个普通画面,展现“这即是我们的世界的姿态”,有一种让人想要相信“未来真的可以这样”的说服力。
今年还能摸到迷你门框子,到时进行一些拍照动作
遥远海中看见桅杆的船/有点重的闲聊
*如点开,敬请倾听而不必认同
今天看版权,分级,伤痕文学,竟然都与以往观点不同了,这种不同是与脱离生产的知识分子的本位观点缓缓分道扬镳的不同。
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不出生于可以悠闲搞一辈子学术而无什么成就的家庭,主客观都需要我终归离开“知识分子”的幻想回到乡土里。我是没有“种几年地后跟着反思文学一起‘伤痛’”的“资格”的,本身出生于种地的人不会觉得种地是伤痛。
小时候看得流泪,可能是还没有尝过比那更苦涩的味道,对文艺作品的评价总得是强主观感受的。这也是一个和我过去想法不同的,过去我也最烦评价年轻人不识苦的论调,现在看来就跟随着年龄增加逐渐认同年龄太小(世界观不健全)上网容易被舆论洪流裹挟一个道理。有些东西还真不是年轻、靠想(参与网络议题也算“想”)能解决的。
人体组织60%由ACG构成,剩下是对人类的迷思。
很宅、性向随时流动;永远爱泪腺战士;此生追求做一个善良的人。
喜欢欧亚大陆文化;mbti稳定保持INTP。
会忧郁但不会绝望,我不会输给恨我的。
*请您注意:此账号发言仅代表个人。它们不够聪明,但一定足够真挚。
*重要的事:祝您一切都好💌 我会点星星给赞同/喜欢/有同感的嘟文 ⭐️